為什麼代理會失敗?(一)
Google搜尋“為什麼代理會失敗?”,得到十四億的結果。以平均每天閱讀五十個結果的解釋,需要 76.7 年才能看完!
有那麼多的解答,代表問題的嚴重性,而且全球保險業都面對同樣的問題。很肯定的是,行銷人員離職的問題不只限於保險業;只要是行銷行業,就要接受這個事實,頂多只能提高成功幾率而已。
所有的解答都會有一些共同點,但有些因為國情和研究的角度有別,所以會有不同的看法。
這裡歸納出五項比較接近我國民情的理由:
1.想要成功的欲望不強
一種米養白種人,得過且過,夠吃夠用,生不帶來,死不帶去的人占大多數。要去改變一位“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”的人比登天還難。
如果有機會加入一些積極向上的組織,戰鬥力高的環境,願意接受改變,可能還有一點希望。不小心加入愛與關懷的組織,領導不停的灌輸超高的“道德”操守(要成為聖賢的標準),“沒有 BNM 和 SC 批准”產品不合法,“最好的車就是不必供期的車”這種消極的思維,不但沒有增強成功的欲望,反而是開倒車。
如果加入壽險業只是希望能拿比打工高一點的薪水(有些說多 20% - 30% 就滿意 ),我認為還是上班比較好,因為有公積金和公司購買的醫療險利益。
如何能提升成功欲望?
除了不能改變的基因因素之外,首先必須要有積極的態度,即“只要我要,一切皆可能”。目標一定要定在能力範圍以上,不斷逼自己往更高的目標邁進,讓自己越來越好Don’t wish for things to be easier, wish you were better)。
有些人天生的行銷能力比較強,很快就可以完成想要的目標,對條件比較差的,只好發奮圖強,加倍努力。
要避免失敗,就是要來玩真的,不是真的來玩 。要想要買屋子或換車嗎?
2.沒有把壽險事業當生意來看待
這和我的第一本書所提相似,即把自己當作生意人。還是有很多加入這行之後的心態和上班時一樣,甚至更加放縱,為所欲為,不務正業。
如果一般年收入二十萬的代理,一年工作兩百天,平均一天收入一千令吉,每天平均工作五小時,收入每小時平均兩百令吉;學校等和載孩子放學來回一個小時,你就損失兩百令吉了。請人或鄰居載不是比較划算嗎?(這段是寫給東馬某家公司的從業員閱讀)
大城市的孩子比較命苦,父母親為了三餐,不得空載孩子,有些坐校巴,有些tumpang 鄰居的車;在學校門口等孩子放學的母親,都是老公有錢,全職的家庭主婦 。(其實沒載孩子還有一個顧慮擔心缺少和孩子溝通,缺少愛,容易學壞)
有些代理被誤導這是個愛心事業,不能講錢(教會和慈濟才是真正的愛心事業),所以加入後的收入比以前打工少,還好找到一條出路,兼做安聯雜險來增加收入。很多MMTS的前輩都沒時間載孩子,反而長大後更加獨立,這樣不好嗎?
您的人生導師
拿督蔡明敏
Comments